发布时间:2022-04-20 热度:
同居是很多年轻人结婚前的“试婚”行为,既然在一起生活,免不了经济上会有交叉的部分,分开后关于财产的分配往往也容易产生纠纷。
那么,法律上关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分配是如何规定的呢?
首先,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,同居关系并不受法律保护,同居期间取得的财产应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;协商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判决。
同居期间,双方财产应该如何分割?
总原则:有约定从约定;没有约定,按照以下原则分配。
1、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,原则上应归该方所有。但是另一方当事人对取得该财产时有帮助的,或者在取得该财产的过程中有辅助性劳动以及提供生活上帮助有的,则该收入或者财产归双方共有。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在取得该财产中的作用大小,以相应的分割分配。
2、同居后共同购置的房屋属于双方当事人共有;按份取得的,可确定按份共有。
3、因工伤或者交通事故等意外取得的人身损害赔偿,归该方所有。
4、若是通过遗产继承或者赠予所取得的财产,由该方所有。但是,买卖、交易、博彩取得的财产,当以原始资本所有人为产权人。
5、个人所有或者共有权属不明的财产,推定为共有财产。
6、因共同生产、生活形成的债权、债务确定为共同的债权、债务。可以确定各自份额的,依照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。因抚养共同孩子形成的债务为共同债务;因抚养各自的子女及赡养形成的债务为个人债务。